Featured Post

開張有話兒

古語有云「書冇用時錢恨少」。早知閱讀無聊,但還是選擇繼續讀書。畢竟在這時代,沒有多少事可做,也沒有什麼事好做,所以就閱讀充實自己,自我感覺良好一番。 做blog的原因是希望在某種緣份牽引下,使身在五湖四海的我們在網絡結緣。我不斷說總想有人不停看,否則一個人經常自說自話就要跟青山院...

Sunday, October 23, 2022

風土經濟學

差不多是概括全書,介意勿看。



所謂風土經濟,是利用鄉郊既有在地物質及文化資源,為鄉郊製造商機及就業機會。外國有些大學提供旅遊產業課程,我不太確定當中會否有觀光團的設計理論。筆者的觀感是這本書有點像風土旅行團的教材專書。本書作者為台灣人,書中提供大量台灣及部份日本例子作闡述觀點。

 

全書分四部份,第一部份簡介風土經濟的基本,也不在此詳

 

第二部份解釋風土如何設計。所謂風土設計第一步就是為家鄉的風土資源賦予意義,進而創造新意。所以設計師首先需要發掘意義,深入了解風土人文脈絡。之後用創意思考如何創新內容,將其重新定義。最後是展示於社會大眾,並使其商品化。

 

之後便是感受旅人的感受,作者以幾米的例子解釋,地方以繪本《走進春天的下午》為主軸,就彩繪在村落上各個角落的11道牆上,引導旅人走進巷弄,認識村落特色。但這非單純提供打卡位背後的邏輯是村落只餘老人及就學的孩子,以及少量年輕人,希望藉此引導在地年青人因文化斷層找回失落的文化,再將此文化轉換成可讓旅人體驗的內容。部落有許多閒置房舍,將幾米作品彩繪在房舍外牆,不但引來旅客,居民也樂意維護環境,改變原先頹廢的環境。這些彩繪工作都是由幾米團隊跟當地居民一起合作而成,部落變得更有向心力。幾米團隊更與部落工藝師傅合作製作一隻以兩萬根漂流木而成的巨大毛毛兔。在幾米作品《森林裏的秘密》,此毛毛兔象徵溫暖與守護。現已成為部落第二個知名地標,更曾到台東美術館展覽。

 

除了設計景點之外,如果從旅人的角度思考,幾米作品拍照打卡理所當然,但還需包括導覽解說、三餐飲食,甚至住宿等需求,以及能否有可能連結到鄉土音樂演出藉以延長體驗時間,讓旅人更深入認識該部落。如此結合深度旅遊,就能增加工作機會與收入,外流青年也可能返鄉落地生根。作者也抓着部落青年不善於說部落故事的痛點,帶領他們訪談巷弄居民,整理出每戶人家的故事與特色。故事整理出來後就由地青年人帶領旅客一邊走訪幾米作品,一邊進行導覽解說自己家鄉的故事。團隊也協助設計餐點,例如部落靠海盛產飛魚,所以就以在地食材炸飛魚及各種海鮮作菜。社區市民也開始製作吐司麵包,以一些能快速完成的料理供旅客享用。為了增加體驗內容,可以讓生產煙燻飛魚成體驗項目。於是便拆解煙燻園的製作流程,讓每個步驟都成體驗過程。例如去魚鱗、剖魚、取內臟、浸泡海水、曬魚乾,最後再交給族人柴燒燻烤。住宿的旅人隔天就能把煙燻飛魚當成伴手禮帶回家。透過這些整合,部落族人開始重視社區環境,希望呈現更好的一面。

 

團隊必須在現場體驗旅人的感受,關注每個旅程點,他們那裏會笑,那裏會失去注意力,何時該休息,旅人的眼神如何,這些細節都得細膩地掌握。

 

下一步是建立外來者與在地人的雙贏。作者又分享了另一個計劃,就是郷郊業者接待年輕人,年輕人需付食宿費給業者交換一周的生活體驗。規劃的主題包括農業採茶、民宿整理、糕餅製作、飲食料理。參與者可以選擇有興趣的主題報名,但是必須要交履歷與動機供團隊篩選。計劃結束後,年輕人彼此結交成好朋友,還幫業者向外行銷,呼引朋友再來遊玩。由於了解旅人與業者的需求,找到兩端的交集,便能讓年輕人透過短期工作體驗生活、生產與生態,跟農村建立深厚的關係。另一方面,農村業者則解決人手問題,並透過跟年輕人的溝通,了解旅人的需求,調整服務內容以改善品質。這是一個雙贏結果,也為家鄉創造風土經濟的機會。

 

從網絡上得知,香港的荔枝窩也有以工換宿計劃,在假日邀請旅人前來。所以個人認為此書對身在各地的香港人亦不無參考作用。

 

再下一步要有像編劇一樣的洞察力。要培養洞察力要了解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物的關係,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將之打散重組,產生新的意義,讓旅人有不同的感受。實際操作就是在家鄉發掘亮點,從生活、生產與生態三個面向去尋找,以及跟家鄉的連結。然後,再考慮這些亮點彼此之間有否呼應。如果以時間為軸線,思考如何為這些亮點作素材安排出有趣的一日行程,或者3小時的活動。想想透過這樣的體驗能傳達什麼主題特色,相比其他店家或地方有什麼差異讓旅人獲得不一樣的故事與感受。

 

有了整體方案,就要安排情景設定。例如現場具備什麼空間特色、背景、道具來營造整體氛圍例。有什麼讓旅人身歷其境的自然山水或人民景觀。下一步驟是設計情節,在不同情景特色下安排那些具體的細節讓旅人可以透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去實際感受在地氛圍與故事。

 

接下來就要像導演搬去實踐。當中包括實地演練,安排模擬體驗團到每個流程點實地體驗、操練,以了解可能遭遇的問題,並因應調整。活動結束後與工作夥伴進行全盤檢討,提出確切可行的改善之道。如果能一步步從小節做好,就能有力接待更多團體,擴大正向循環的可能。

 

團隊當中需要一個帶路人,他需要適時隱藏自己,他就像一個主持人,但不是滔滔不絕的說,而是適時將麥克風交給業者、小農。將焦點集中在他們身上。

 

第三部份為風土如何感動。每個鄉鎮、村落,鄰里,甚至家庭,如果能追溯與再現自己的風土餐桌,就能成為帶動地方創新的核心力量。風土餐桌的精神是要深入生活、生產與生態現場,找出獨一無二的故事。因此主廚要勇於離開熟悉的廚房,到不熟悉的環境了解地方生活,拜訪食材生產現場,探索生態的種種變化,找出特色元素回廚房試做。設計一個有故事的菜單必須克服三個挑戰,第一是故事現場除了菜市場以外的地方,哪裏可以尋訪到食材。第二是菜單現場,要考慮的是蒐集來的人文故事、特色食材,轉換成一道菜式。以主菜為例,預計能穿插什麼典故典故逸事,又想用那道料理畫下完美的句號。第三是餐桌現場。如何訓練員工說菜,有沒有道具或圖片輔助,主廚會否現身說法。這些都是考慮要點。

 

風土餐桌要觸動人心 ,食物美味是基本,還必須包含情感的連結以及在地的脈絡。至於如何創造獨一無二的故事,可從家庭、家族,以及家鄉方面思考。同時,餐桌要有獨特性,可運用兩個角度。一是空間,另一是時間。可使用家鄉的老空間如學校、倉庫。具備一定的文化價值。至於時間,可考慮家鄉各節氣或節日的特殊活動。

 

除了設計風土餐桌之外,需要做的是設計深度體驗風土旅行。要考慮的是挖掘亮點,了解地方人士的需求,才能得到他們的配合。嘗試與各持份者建立共識,並串連不同亮點,帶動大家改變,促進交流合作。如果地方有一群跨產業、跨專業的夥伴,接下來就是要建立交流機制。可以先辦交流會,傾聽各自返鄉創業或承接家業的歷程。接着實地拜訪,現場觀摩交流。再考慮可邀請那些地方組織或社區來當踩線團,從回饋意見中檢討改進。下一步便是培養專業帶路人。

 

最強大的風土設計,可由開場儀式引導旅人期待。運用自然生態,創造五感體驗。在結束儀式時創造感動。

 

最後一部份就是分享品牌經營與當中相關的種種。比如團隊也遇到一些深刻的挫折。就像當旅行團得到初步成功,便會有人仿效,甚至依樣葫蘆的完全照抄,以較低價格競爭。而抄襲者竟然是其中一環的合作夥伴。例如活動在不同的團體合作下取得成功,個別有些組織只是蜻蜓點水的參與,卻對外宣稱由他們主導,收割整個活動。

 

當中又有些業者只為政府發下來的撥款,總之盡快寫好計劃書來爭取,地方創生反而不是考慮重點,違反了整個構思的原意,更窒礙有心人的發展。而得來的這些經費究竟是聘請地方工作者的工資,還是創造未來的投資,須要大家反思。作者並沒有提供解決之道,畢竟此等事也不見得有一般性的解決方案。

 

作者另有新作「風土創業學」,希望能有空盡快拜讀。

 





Sunday, October 9, 2022

平台資本主義 Platform capitalism, Nick Srnicek

 以下為書的簡介及個人觀點


第一章簡介美國的經濟歷史,與全書主題較相關的就是近代部份。作者認為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起碼很有可能導致企業的盈利率下跌,所以投資者為了爭取較高的回報,願意投資在風險較高、增長潛力大的科技企業,儘管這些科技企業當前並沒有任何盈利。另外,為科技企業製造營收的主要依靠知識資產,這些資產流動性極高,所以科技公司為了減低稅務支出可以輕易轉移資產到不同的避稅天堂。正因如此,科技企業的現金儲備非常高。作者在這思考模式中加入無產者和剩餘人口增多是一個長期趨勢這因素,在金融危機之後,個人及家庭的收入及儲蓄率不斷下降,迫使他們要接受任何可以得到的工作。這大概就是平台經濟發展所處於的大環境。

但筆者對無產者與過剩人口增加成為長期趨勢這點有點意見。一來不知如何界定過剩人口,可能由於我對馬克思理論沒有認識。另外就是作者這立論的註解為19,翻查相關註解,簡體版只提及某著作的作者姓氏及年月,但沒有著作名稱。再看對上的1至18註解,也沒有絲毫頭緒。而更有趣的是,引述的簡體版查不到的不知名著作發表時期為2005年,明顯地與此書原英文版發表年份2017有頗長距離,在這期間情況可能已經逆轉。所以個人認為這只能是想當然而沒有實質支持。

第二章起先解釋數據是一種原材料,用戶的活動就是這種原料的天然來源。數據越多,用途越多,它已變成企業的核心資源。而平台就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使多於一個的群體能夠進行互動,同時有權記錄用戶的活動而產生數據。數字平台有所謂「網絡效應」,就是使用平台的用戶越多,平台對其他人就越有價值。因而引伸一些商業競爭的戰術,就是交叉補貼,以高收益項目補貼公司賠本項目,為的就是後者能吸引用戶加入系統。另外就是透過平台的設計,誘使其他持份者加入其生態系統,並將其綁定為利益共同體。

之後就介紹五種不同類型的平台。例如廣告平台Google、Facebook。他們領頭逃稅並使用大量現金進行兼併收購,這過程中只是集中現有產能,而不是建立新產能。他們也將資金融入技術初創公司。這些巨企提供了平台這商業模式,並正複製到各行各業。

其餘的還有雲平台、工業平台、產品平台以及精益平台。所謂精益平台,以我理解就像香港的foodpanda。精益平台通過一個超級外包的模式來運作。員工外包、固定資本外包、維護成本外,以及培訓也外包。他們將曾經的不可交易服務變成可交易的服務,有效地將勞動力供應擴大到幾乎遍及全球的水平。透過平台,可在網上發佈大量的任務,吸納發展中國家的相對廉價勞動力。以作者的觀點這是剝削第三世界。

作者同時也認為精益平台盈利低微,有很大的誘因削減工資。這立論我相信是成立,但只建基於因為平台的勞工不需掌握多少深入的技能、議價能力低、容易被取代。反之如果員工是公司微博利潤下的不易取代核心競爭力來源,被削掉的只會是其他開支。

作者認為精益平台的興起是由於外包趨勢、過剩人口、生活數字化以及金融危機為其提供土壤。

第三章就是平台的競爭。傳統的商業擴張模式不外乎縱向整合、橫向整合或合併,但平台擴張的推動力就是要掌握更多的數據。不同平台公司越來越相似,因為他們吞食了相同的市場和數據領域。用戶除了可以在Google引擎搜索,也可在Amazon或Facebook找資料,這些科技公司已一定程度上互相直接競爭。為了掌握競爭優勢,企業會將用戶和數據綁定到平台上,使用戶對服務依賴,無法使用替代品或數據缺乏可移植性。例如Facebook的目標是讓用戶永遠不能離開封閉的生態系統。

又回到精益平台,外包給業餘的個人意味着要降低大規模專業服務帶來的效率,這意味着總體成本更高,最終可能會使電子服務比傳統競爭對手價格跟昂貴,也更低效。作者更指出把所有事情外包出去已超出了範圍,當員工對這些公司抵制的時候,例如員工罷工或集體訴訟,就會不可避免地增加這些平台的營運成本。

展望未來,隨着廣告平台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依賴廣告收入不如更多地承接直接支付業務。而依賴外包和風險資本的精益平台,要麼破產,要麼轉向產品平台。例如優步正嘗試開發無人駕駛汽車。為了反擊壟斷,國家應對控制平台享有權力。例如實施新的私隱法例,壓止對避稅的協調行動可以將資金重新吸引到公眾手中。也可創建公共平台,由大眾擁有和控制平台。這意味着國家龐大的資源投入支持一些平台所需的技術,並將其作為公共事業發展。利用這些平台收集數據,以便分配資源,實現民主參與。


個人對左派及馬克思理論全無認識,無可否認有固有偏見。全書雖有一些不同意的觀點,但作為理解當今平台經濟的一本小書,能以不到兩日便看完還能寫這報告,也不失為一個溫故知新的好選擇。


註:這本書的繁體版在序言書室九月暢銷書榜排行第四。而這本簡體版是從公共圖書館借來。